??八月的南京,依然熱浪翻涌。然而,比天氣更熾熱的,是一場跨越千里的技術交流。近日,中鐵工業旗下寶橋(南京)公司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迎來一場工藝優化與機械加工交流研討會。這是該中鐵寶橋“勞模工匠助企行”活動的其中一個環節。3位來自公司本部的道岔研發制造領域勞模工匠,全國勞動模范張莉、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馮毅、中鐵寶橋勞模鄭會鋒走進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,就產品生產各環節“把脈開方”,引起熱烈反響。
??為充分激發勞模和工匠人才示范引領作用,攻克制約企業科研生產過程中的共性、關鍵、核心技術難題,中鐵寶橋按照“產品相近、工種相連”的原則,整合專業領域人才資源,首次嘗試開展了“勞模工匠助企行”活動。
??“請問各位勞模工匠,尖軌頂彎后無法自然密貼,該怎么處理?”“如何提高靜電噴涂零配件在加工后的補漆防腐效果?”“降低值機加工公差值怎么精準控制?”……得知全國勞模、公司軌道線路研究院副院長張莉要來,南京公司技術裝備部的郭明川十分期待,提前準備了好幾個問題。“能和公司道岔領域的專家‘大咖’請教生產加工中遇到的技術工藝等難題,這個機會太難得了!”
??在南京公司生產現場,3位勞模工匠一路走、一路看、一路討論,與現場操作工面對面進行技術交流,破解日常工作中的“謎題”……內容涉及工藝改善、機械加工、產品組裝、鍛壓技術等多個方面。南京公司員工紛紛表示,與公司道岔領域勞模工匠面對面進行“頭腦風暴”交流,讓人茅塞頓開、獲益良多。
??“產品迭代更新關鍵在于‘創新’。如何把智能化數字化技術應用到企業生產過程中,結合到品質提升中,也是我們團隊未來努力的方向。”中鐵寶橋二級科技專家馮毅說,參與“勞模工匠助企行”也是對自己的一次“充電”。走進生產布局不同的單位,可以互學互鑒,開闊視野和思路。
??從陜西寶雞到江蘇南京,輾轉一千多公里,勞模工匠每到一處都耐心講解,為大家答疑解惑,獻計獻策。 (李學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