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贛南的秋,總要從一場“麻噴雨”開始等起。這夏秋之交的雨,沒有暴雨的痛快,也不似秋雨的清爽,倒像被泡發的海綿懸在天上,把工地的每一道縫隙都浸得濕漉漉的。完工的路面上,雨后的標線像新繃緊的琴弦,在積水中投下清晰的倒影。工地上早已沒了往日的喧囂,只剩下雨聲和偶爾的鳥鳴。
??最喜歡這樣的雨天,適合整理思緒。打開文件柜,淡淡的油墨味飄了出來。字跡清晰的會議簽到表、邊角平整的考勤記錄,這些紙張整齊地碼放在文件架上,在雨天的光線里泛著溫和的米白色。翻看里面的筆跡,突然發現每張紙都帶著獨特的印記:項目經理的簽名一氣呵成,筆畫的轉折處帶著幾分力道;工程部張工的字跡干凈利落,每個數據旁都標注著清晰的符號,重要數字下面還習慣性地畫著下劃線;后勤蔣叔的點收單上,顫抖的字跡一筆一畫,數字尾端總跟著個老派的圈。撫過這些表格,仿佛還能聽見當時會議室里的討論聲、鍵盤的敲擊聲,它們就這樣無聲地見證著項目走過的每一個日子。
??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,天光微亮,像被水洗過的玻璃。推開辦公室的門,濕熱的水汽立刻糊在鏡片上,我走去工地轉了轉,曾經忙碌的場地如今安靜得能聽見雨滴從樹葉上滑落的聲音。綠化帶的草葉托著雨珠,像綴滿碎銀的綠緞,幾只灰喜鵲在枝頭跳來跳去,叫聲清脆。記得去年秋天,這里還在趕工期,機器的轟鳴聲從早到晚不停歇,我抱著文件穿梭在施工現場,雨水打濕了衣角,風一吹,涼意直透心底。而現在,只有生銹的鋼筋架上,雨水正沿著斜梁蚯蚓般蜿蜒而下。
??辦公室的打印機偶爾還會響幾聲,和窗外空調外機滴水聲一唱一和。我把墨粉盒放回,想起剛來時總因為裝錯墨粉弄得滿手黑,前輩笑著說“文員的手,就是在油墨里泡出來的”。如今項目部精簡了人手,工作卻更需凝練。收尾階段雖不似趕工期那般緊張,但每項數據都要反復核對,容不得半點差錯。那些手忙腳亂的日子,已經成了回憶的一部分。
??傍晚時分,雨又來了。遠處路上的車燈在雨簾中暈成毛茸茸的光團,像被水泡發的老照片。項目部的二層小樓里,三十余人開始陸續收工——財務部的鍵盤聲、走廊上的低語,都漸漸融進雨聲。暮色揉搓著雨幕,遠處燈火如洇濕的墨點。我們這三十余人靜靜地等待著下一個項目的遷徙通知,就像蓄勢待發的候鳥,只待春風傳來啟程的消息。
??這場纏綿在夏末的霡霂,把悶熱和涼意細細編織,最終化作安全帽上那一圈汗漬的印記。原來等待的日子,也可以這樣平靜。沒有了趕工的焦灼,沒有了緊張的會議,只剩下對未來的期許和眼下的沉淀。就像這立秋前的雨,洗去浮躁,留下安寧。(王玉)